授課教師課程名稱學分數與計畫目標契合度課程與教學特色
江允智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專題原計畫規劃開設課程,與計畫目標十分契合,108-2學期選修人數 11 人,教學滿意度 4.58。˙規劃目的:為鼓勵同學「實作導向」的自主學習,通識教育中心用 2~4 學分及計畫經費鼓勵同學深入產業與社區做自己想做的事或追夢。 ˙課程與教學特色:本課程為鼓勵學生投入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並能自主專題做中學,學生須於第一週完成分組,並由本校大學社會責任(USR)實踐計畫中選擇相關專題題目,並於參與USR 計畫教師群中選擇指導教師,並依規定定期完成「工作紀錄」,及與指導教師meeting,並於期末前完成專題。課程時間自由安排,但必須先與指導教師討論確認,並研提計畫申請書。本課程系自主學習,1~5 人選擇一專題進行學習,並定期與老師 meeting 繳交工作紀錄, 並於期末完成專題。 ˙預期社會影響: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自主學習,並要求與實踐場域配合,協助在地解決問題,學生學習成果邀請場域夥伴協助評分,提供場域參考。
邱奕儒慈濟人文暨服務教育為擴大USR各程的各專業系所參與度,本學期以全校必修課進行改革,並結合場域發展。於公衛系之必修課中,帶領學生進入薩奇拉雅族的「國福社區」協助發展「素食野菜水餃」發展部落產業,並提供「食在永續消費合作社」課程以「問題解決導向」為學習重點,除了介紹慈濟志業從開辦以來如何協助弱勢偏鄉解決地方問題,並引入「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做為問題解決方法論,同時以「食在永續消費合作社」為問題解決方案之基本消費市場。公衛系同學共28位修課。教學滿意度為4.4(滿分5),顯示學生對課程的喜好程度。 課程中同學共提出8 組問題解進方案。並於課程學期結束後,整理資料後,申請參加「110年度花蓮縣創新創業競賽」
謝婉華看得見的營養學藉由營養及飲食均衡也關心食物來源及環境。透過實務操作推動學生的自煮力,透過課程設計從農場到餐桌,從飲食到營養知識的串聯,讓學生意識到透過行動營養也能看得見。  課程除了營養學的基本知識外以「體驗行動」為學習重點,設計「高纖蔬食料理大賽」,以在地小農生產的「黃豆」為必選入菜的食材。共39位同學修課。教學滿意度為4.4(滿分5)。願意未來在健康飲食上實踐有95%的學生同意及非常同意;食物的選擇不只是滿足自己的口慾,也會對環境社會造成影響,有95%同意及非常同意。我覺得認識食材讓我的學習更豐富(如黃豆),85%同意及非常同意。
邱奕儒花蓮女中–綠色公民經濟USR課程向下延申至高中選修課程,介紹以消費力組織消費合作社支持地方創生的在實踐地公民行動。本課程首先從整體系統的角度檢視個人消費行動對全球的環境、經濟及社會的衝擊,並且學習各種不同的公民經濟模式(如合作社、社區貨幣等)最後同學要選擇一項花蓮在地行動進行發想行動方案。
邱奕儒生氣盎然的星球課程中在著墨於全球資本主義造成財富集中在1%,金錢流動減緩停滯,透過99%的公民經濟,為地球的經濟重建生機。本課程於三個大學共同線上授課。前半部著重地球生態重建、後半部著重地球經濟重建。課程中以「食在永續消費合作社」為案例,將原本流向大財團的金流,轉向地方小農合作社及加工業者,帶動地方生機。 (天空學院線上課程)校外線上學1學分課(本校、金門大學、屏東大學)
孫維三傳播敘事本課程教學主要重於1.刺激學生跳脫慣性思維開拓敘事創意。2.教導學生敘事邏輯練習說故事的能力。3.應用敘事邏輯培養使用文字與影像的表達溝通能力。4.訓練學生瞭解敘事原則善用傳播工具。本課程主要主旨在訓練學生完整的敘述表達能力。將以介紹自己的故事為起點,漸漸發展到講述別人的故事,到描述一個事件,到評論批判一個作品。藉由課堂上的講授、引導合作產業問題討論、觀摩、腦力激蕩、和練習,本課希望學生在經過這些訓練後,能具備創作與鑒賞文字或影音作品的基本論述能力,同時自己的作品也可呈現一定程度的敘事美學素養。
陳添財環境教育透過大自然智慧的體認,發展喜悲喜捨之情懷,培養理論與實務兼具的教學能力;透過自我地球公民素養之養成,以培育他人為地球公民。本課程為培養學生具備環境的正確知識、提昇環境敏感度、學習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及實踐有責任的環境行為,同時以孕育專業環境教育從事人員為宗旨。課程內容分為(1)環境教育的發展歷程、內涵、規劃與評量;(2)以光復鄉大富社區為例,從製糖產業為主之村落的發展與沒落來分析與探討台灣與全球環境議題;(3)體驗、欣賞、尊重並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環境(山林、海洋及溪流)的關係;(4)規劃環境教育計畫並加以實施。
陳添財民族植物學學習並理解原住民對植物利用的相關文化意涵或生態智慧,灌輸生物與文化多樣性的價值,傳達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的觀念,培養學生愛護自然、關懷土地和認同本土文化的情懷。本課程以植物分類學、生態學和人類學為基礎,闡述台灣原住民的植物利用種類及方式,並就其文化或生態層面的意義做介紹。課程安排至光復鄉太巴塱社區,讓學生藉由親身至田野的體驗,以了解台灣原住民在生存過程中,如何利用周遭植物資源,累積豐富的食、衣、住、行、育、樂和祭儀等多樣性的文化傳統,並與環境建立和諧及永續利用的關係。
江允智創新及創業管理透過理解場域的問題,結合創新創業管理的理論與場域實作學習,讓修課學生在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發想產品創意與分析可能的商業模式,與場域夥伴共學。本課程結合創新及創業管理的理論與實作學習,讓修課學生能在多元的討論環境中,發想產品創意與分析可能的商業模式,尋找創業夥伴並向教師及業師輔導團提案;提案獲得認可後學習撰寫創業計畫書,及公司設立、營運與終止相關知識及程序,再到校外新創公司參訪實地驗證課堂所學及了解企業創業的精神以及創業管理。
邱奕儒永續生活設計本課程以瞭解自然生態運作法則,並與生活結合,將能建立「順天應人」永續的環境、經濟與社會生活。以源自澳洲的樸門永續設計(Permaculture)為主軸,其中的經濟永續,以合作經濟為主。本課程透過認知,分辨永續系統與非永續系統瞭解地、水、火、風、社群經濟 之運作原理及永續設計方法 情意 感受到自身是整體生態系統一環欣賞大自然的好生之德 技能 具環境觀察力及敏感度整合設計出一小型永續調合之系統。並透過人與人的合作,打造在地合作經濟。
邱奕儒永續星球面面觀~打造綠色生活環境本課程以地、水、火、風、社群經濟五大面向的調合設計為主軸。其中,社群經濟以USR計畫的在地合作經濟為學習之理念實踐。在環境調合發展的基礎上,人類應追求社群與經濟的調合發展,而非過度集中在少數人手上,導致貧富過度差距、年輕人躺平。因此,學生必需將經濟調合設計放入其期末設計的成果中。 (通識天空學院線上選修1學分)
邱奕儒創意農村大作戰—綠色在地經濟實務課程以「設計思考」及「系統思考」為工具,並以「食在永續消費合作社」之在地供應商為問題解決場域本學期之場域為萬榮鄉「紅葉部落老人福利蛋生產合作社」。學生進入場域後協助解決生產、行銷、品質管制等問題。共提出5組問題解決方案。其中一組將CSA(社區支持型農業)推動「熟人經濟」於老人福利的銷售。並於課程結束後,將其解決方案申請教育部青發署的「Yong飛全球青年行動計畫」之入選獎,並獲得獎金25,000元。
胡馨丹旅遊敘事課程以光復鄉旅遊發展為實作題材,結合理論與實務。期望能透課程,可挑選優秀之學生作品加以深化,成為觀光產業行銷利器。本課程結合花蓮在地業師導覽,帶領同學實際遊歷花蓮,將花蓮在地行旅經驗訴諸文字書寫,完成不同旅遊視角的敘事文本。最後進一步結合影像、繪圖,烘托敘事文字,完成一花蓮在地旅遊敘事學習成果冊的製作。
田薇旅遊英文實務課程透過先與光復鄉的觀旅業者及鄉公所討論後,統整在地需求後,帶領引導學生進入場域參訪及探究其面臨的經營挑戰,思考可能解決問題的方案並紀錄過程。課程內容為解決當地民宿業者於外國遊客入住與退房時可能需用到的字句,讓學生從課程中學習該流程之英語相關字彙與句型的練習,並根據可能發生的情境,設計出不同的流程所需的翻譯並相互練習。
田薇餐飲英文課程為協助光復鄉原住民餐飲業者增加英文菜單菜色的介紹,帶領引導學生透過在地野菜達人,了解原住民野菜的知識與日常生活中的運用,並討論創新研發的可能組合。透過在地野菜的認識、地理環境的影響、與原住民智慧的傳承、知識背景等等的課程學習後,如何適當的表達出,翻譯出各式菜餚的特色,並讓學生因品嘗過的原料,進行大膽的搭配,並由餐廳廚師品嘗講評,及餐廳人員所需相關菜色介紹及應對的英語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