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鄉鎮的未來?
  二三十年後東部的地方鄉鎮將如何發展?部落及年青人外流嚴重,長者隨著歲月老邁而無法持續耕種,未來誰來持續生產糧食?年青人若無法回來安居樂業,未來將會不會有滅村的可能?有許多人認為,花東因工業不發達、污染較少,發展單價較高的「有機農業」將是未來的希望!然而,與西部的有機農業相比,花東的有機農業真的有贏面嗎?

花蓮有機農業的挑戰

與台灣西部相比,花蓮農業發展有先天的限制:

  • 因縱谷地形受高山遮擋,日照時間較短,產量較低;
  • 平原面積有限、農地零碎,未形成西部的農業生產聚落
  • 離主要消費市場較遠,原物料運費較高,
  • 位處颱風侵台路線,災害風險造成西部高。

因此,同樣是「有機認證」的農產品,花東的有機農產品在市場上,不論價格或穩定供貨方面,競爭力不如西部有機農業。

然而,另一方面,花蓮地區擁有無工業汙染的豐富環境資源,在地的原住民人文特色更是無法取代的。

PGS學習過程。慈大邱奕儒教授向班友們提供因應東北季風及日照問題可實施的種植方式。

什麼是有機3.0?

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開始推動「有機3.0」並以「參與式共保系統」PGS為實踐有機3.0的重要工具,以下為IFOAM所推動的有機農業發展進程:

1.有機1.0:多位有機農業先驅者,反思使用大量化學肥料、化學農葯與單一化種植,嚴污染了河川、土壤,不只造成土地生命力消退、生態破壞,也毒害了農民與消費者的健康。因此,倡議了「有機農業」,啟動了有機1.0時代。然而,缺乏一套認證標準,農民自述自話,不利市場運作。

2.有機2.0:為有效推動有機農產品市場運作,由公正第三方是透過有機法規或標準機制,由農民付費進行農產品的有機認證。然而,第三方有機認證雖對於市場行銷有幫助,但缺點是小農須負擔認證費,且只是不施用化學農葯與肥料,並無法確保當地經濟、文化、社區發展與資源永續利用。例如,有跨國有機農產公司以於第三世界國家建立大規模農場,以符合有機認證方式生產,以低價佔有歐美有機市場。然而,他們佔用水草豐美土地,抽取大量地下水,並將當地原住民趕到水草不足之土地,加速了貧困與沙漠化,這並非有機運動推動先驅所期許的有機未來。
3.有機3.0:強調永續發展與市民參與。在現有機認證的基礎外,透過「參與式共保系統」PGS,整合所有「利害關係人」,包含社區、消費者、政府、學校、民間組織,建立以農業為基礎的永續「共同願景」與「操作規範」、並以「公開」、「透明」為原則,建立共同的「信認」。這其中也整合在地的部落文化、體驗旅遊、教育學習等。有機3.0讓有機不再僅僅只是第三方認證的有機,而更有「人」的味道,也打造永續環境、社會及經濟的開始。

邱奕儒教授實地走訪農地,與團隊及班友們共同探討最適合印加果的種植環境。
結合校內通識課-「創意農村大作戰」帶領學生實地走訪部落及農地,認識花蓮在地的部落及在地作物、種植方式。

花東地區推動有機3.0

每個農場其環境、氣候都不盡相同,除了不用農藥化肥外,也應有不同的設計,更要考量當地文化,並整合更多利害關係人一起推動。例如,豐濱鄉的農業就有東北季風及夏季太陽輻射量過強的問題;而秀林鄉則有水土保持及日照不足的問題,因此,應有適合該地的生產設計以維持農場生態與生產。此外,各地又有其族群文化之特色,例如,花東阿美族的傳統年齡階層,大家不分老少合力承擔責任,大家共同照顧這片大地,讓沒有一個人被忽略。綜合上述,只發展有機2.0對花東的部落並沒有優勢。而在花東推動有機3.0可納入當地條件引導農民進行農場設計,並結合在地文化與智慧,與消費者、地方政府、文化旅遊、NGO等建立夥伴關係,打造多方共贏的農業。

泛舟的終點站-長虹橋。走台11線由北往南,醒目的橘紅色的橋橫跨著秀姑巒溪出海口處,是花蓮豐濱最南端的記號-靜浦